來自馬薩諸塞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每天多走幾步或能讓我們長壽。研究者表示,在為期11年的跟蹤調(diào)查中,相比每天步數(shù)較少的人群而言,每天大約走7000步的人群的全因死亡風險會降低50%-70%,而且這些研究發(fā)現(xiàn)對于黑人和白人中年男性和女性都適用。
2021年9月9日 訊 /生物谷BIOON/ --每天的步數(shù)是在臨床和人口環(huán)境下促進體育鍛煉的一個有意義的指標,為了指導步數(shù)目標的推廣策略,了解步數(shù)和臨床重點(包括人群死亡率)的關聯(lián)就顯得尤為重要了。近日,一篇發(fā)表在國際雜志JAMA Network Open上題為“Steps per Day and All-Cause Mortality in Middle-aged Adults in the Coronary Artery Risk Development in Young Adults Study”的研究報告中,來自馬薩諸塞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每天多走幾步或能讓我們長壽。研究者表示,在為期11年的跟蹤調(diào)查中,相比每天步數(shù)較少的人群而言,每天大約走7000步的人群的全因死亡風險會降低50%-70%,而且這些研究發(fā)現(xiàn)對于黑人和白人中年男性和女性都適用。
圖片來源: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networkopen/fullarticle/2783711
研究者指出,更快的步子或許并不一定更好,步行強度或每分鐘的步數(shù)似乎并不會影響人群的死亡風險。Paluch博士說道,步數(shù)計算設備能作為有用的工具來監(jiān)測并促進公眾活動以及病人與醫(yī)生之間的交流溝通,每天的步數(shù)是一個簡單且容易監(jiān)測的指標,每天獲得最多的步數(shù)或許是促進機體健康的好方法。
對于許多目前并未達到這個水平的人群而言,每天走7000步或許就是一個非常偉大的目標了;研究者還發(fā)現(xiàn),每天積累更多的步數(shù)或許死亡風險的降低遞增有關,而且直到每天大約走1萬步時才會趨于平穩(wěn);這是一篇非常好的研究報道,日常生活中,人群并不需要進入健身房,也不需要購買設備,只需要開始走路就可以了。本文研究的目的并不是說多走幾步能怎樣,或者甚至是能夠減少人群死亡的風險或幾率。但是,運動能通過改善機體血壓、降低膽固醇、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以及幫助減輕體重等方式來降低人群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每日的步進強度與全因死亡率的關系。
圖片來源:Amanda E. Paluch, et al?JAMA Network Open?(2021). DOI: 10.1001/jamanetworkopen.2021.24516
關于走路,目前并沒有一刀切的步數(shù)限制,與其像很多團體呼吁的每天走1萬步,不如專注于比你前一天做得更多,如果每天步數(shù)少于5000步,那么在接下來的幾周里,嘗試著每天走6000步;這或許意味著在你的日常行程中每天增加20分鐘的步行時間。當然了,人們與不需要任何花哨或昂貴的設備來幫助計算步數(shù),目前有很多免費的智能手機app,其監(jiān)測效果也很好。
來自波士頓大學的研究者Nicole Spartano在本文后的一篇社論文章中指出,這篇最新研究中使用的計步器并不是商業(yè)上可用的計步器;目前我們還不清楚在這些活動監(jiān)測設備上測定的步數(shù)與普通消費者的設備測定的步數(shù)相比的差異到底如何,包括智能手表、計步器和智能手機app等。這篇最新研究重點關注的是人群的死亡風險,但其它研究結果也很重要,比如人群的生活質(zhì)量和精神健康等;研究者希望幫本文研究結果能鼓勵更多研究人員重點關注這些未被充分研究的課題,從而為支持國家的步數(shù)指南提供一定的證據(jù)。
綜上,本文研究結果表明,在中年的黑人和白人人群中,每天走大約7000步或更多的參與組合相比每天走路少于7000步的人群而言,其死亡風險較低,且步數(shù)強度和人群的死亡率之間并無關聯(lián)。(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處:
Amanda E. Paluch, PhD1; Kelley Pettee Gabriel, PhD2; Janet E. Fulton, PhD3; et al?Steps per Day and All-Cause Mortality in Middle-aged Adults in the Coronary Artery Risk Development in Young Adults Study,?JAMA Network Open?(2021). DOI: 10.1001/jamanetworkopen.2021.24516
轉自:生物谷